帶領Lamborghini逆轉勝! Stephan Winkelmann的意志與遠見

0

相信很多車迷都認得Lamborghin的執行長Stephan Winkelmann,也有不少人從他是型男看到現在的帥大叔狀態,總之在高階跑車世界,大家多少都聽過、看見些關於他的消息。

由於其時尚樣貌與掌管著Lamborghini品牌,因此總有人以為Stephan Winkelmann是義大利人,不過他其實是出生於德國柏林,但也的確在年幼就隨著家人移居義大利羅馬,隨後也常因為生涯歷程而往返兩國,因此要說他是德國或半個義大利人其實都過得去。

02
 Stephan Winkelmann勇於各種嘗試,早於2008年就曾發表房車概念作品Estoque。

由於喜愛汽車,Stephan Winkelmann在1990年代就進入了汽車產業,並曾經在Mercedes-Benz、當時的Fiat集團中服務,後續也接任過Audi性能部門與Bugatti執行長等要職。

然而他最重要、最廣為人知的,還是帶領Lamborghini轉虧為盈,並成為熱門車廠的傳奇過程。

向錢看 雖俗氣但最真實

雖然Lamborghini看起來光鮮,品牌與旗下車款也都相當亮麗,不過它自創立以來的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個長期賠錢的公司,除了創立者Ferruccio Lamborghini本人經營不到十年就賣掉,後續還把包含Chrysler等曾經嘗試經營的母公司、大集團整得七葷八素。

03
Urus也是Stephan Winkelmann時期開發的車款,現已成為品牌銷售主力。

於是當VW集團從1998年開始,透過旗下的Audi逐漸購入Lamborghini時,外界也都不看好,而後續的低迷狀況也的確如大多數人預測,直到Stephan Winkelmann在2005年接任執行長,狀況才開始改變。

根據Stephan Winkelmann曾表示,由於Lamborghini是針對高階消費者的小眾車廠,因此銷售量相對有限,所以每部車的獲利都相當重要,他們必需在每部車上都賺到充足的錢,才足以維持營運與發展。

雖然談錢俗氣又傷感情,但Stephan Winkelmann的強烈賺錢慾望,也的確助他將Lamborghini帶向高峰。

換殼限量加價賣 簡單粗暴但有效

Stephan Winkelmann執掌Lamborghini的初期,適逢Murciélago擔任旗艦車款的年代,他有感於當時的銷量、獲利都未如預期,因此展開了一連串的「分身」計畫,推出以本車為基礎,以「限量賣」、「換殼賣」的方式刺激市場。

04
在各種限量款齊發的期間,Murciélago甚至還出現過Versace版。

令人印深刻的,是2007年於法蘭克福車展發表的Lamborghini Reventón,這部車的本質就是完完全全的Murciélago,但卻成功利用換殼、重新設定儀錶、內裝與限量20部的方式,將基礎價格約推升到了120萬美金,約略是Murciélago的3倍,實際交易甚至還有230萬美金的傳言,可謂吸金有術,而後續還有限量15部的敞篷版Reventón Roadster,也以此方式成功銷售。

但這件事情並不只是賺錢那麼簡單,因為Reventón車型在今天與官方價格相較,雖然相當程度的增值表現,但如果與傳說的高點對照,其實還是處於慘賠的狀態,而當時與其差距在三四年內,價格卻更「便宜」的Ferrari Enzo Ferrari、Porsche Carrera GT,都有遠高於Reventón的增值表現。

Lamborghini Reventon on a Tornado Military Base
 Reventón以限量、換殼的方式開出了數倍高價,如果買在高點的人,現在還未必解套。

除此之外,在當時曾經紅過的豪奢品拍賣網站Jameslist(現名JamesEdition)還出現過幾部全新的Reventón以低於牌價的門檻出售,似乎暗示有些經銷商並不是相當願意承接此車,而那些難搶、火熱的傳言,可能只是圈外車迷受宣傳影響腦波後的自嗨。

但這樣的方式,也的確為Lamborghini帶來了話題與金流量。

進行底盤變革 強化產品本質

基於缺乏賽車經驗等因素,Lamborghini的產品一直到了Murciélago世代,都還不算受到深度玩家肯定,即便有看到外型、數字的車迷,會天花亂墜幻想並訴說蠻牛如何厲害,但她們無論外型如何漂亮、肌肉怎樣結實,不能打仍是些許專業車手的共識。

06
經常參與各種汽車活動,也是Stephan Winkelmann與車迷交流的方式。

不過這情形在同期的V10車型Gallardo與接續V12車型的Aventador上逐漸得到改觀,Stephan Winkelmann憑藉個人的硬派理念,除了在2009年開辦品牌專屬賽事Lamborghini Super Trofeo,還架構了更堅硬的底盤機制,讓Lamborghini的作品變得更加優質,即便四輪傳動在當時的高階跑車偶爾還是會被視為邪門外道,但她們變得穩定善戰是事實,就連冷氣也會冷了,因此大幅度打開市場。

善於溝通 深具個人魅力

跟「帶兵要帶心」(?)一樣,超跑品牌的經營者,經常需要與消費者進行溝通,才能夠掌握市場脈動,並得到買家的關注,例如Koenigsegg老闆就曾表示他所擁有的生機App,能夠隨時監測每部產品的狀況,以便即時與車主進行溝通,而在國內的跑車市場經營者,也經常會舉辦各種旅行、車聚與晨跑活動,以凝聚買家的心。

07 Stefano Domenicali
賽車工程師Stefano Domenicali曾在2016到2020年間接任過Lamborghini執行長,但整體就沒有Stephan Winkelmann受歡迎。

Stephan Winkelmann也是如此,我們經常能看到其身影在Goodwood、Pebble Beach等高端屬性的汽車活動現場,與顧客進行意見交流,他個人也曾表示與車迷的近距離接觸,能提供他許多靈感並有助做下正確決定。

轉虧為盈 賺錢還是最終目標

車廠畢竟不是慈善,Stephan Winkelmann的各種作為,最終目標還是幫助Lamborghini提升銷售量並創造獲利。

在他的領導下,Lamborghini的銷售量從他於2005年入主時的1,500輛,提升到2016年首度離職時的3,457輛;在他於2000年回任後,品牌的市場表現也持續增溫,並於2023年首度破1萬輛,2024年更攀上了10,687的新高點。

08
Stephan Winkelmann不吝表達對渦輪與電子化的抗拒,但也客觀接受未來趨勢。

除此之外,品牌從未獲利的魔咒也在2017年被打破,出現了首度賺錢的財報,雖然這項轉折發生在他中途離職期間,但客觀看來,仍與他稍早的經營有密切關係。

有所堅持 非僅生意人

從Stephan Winkelmann的高超賣車手腕與強烈賺錢意志看來,無疑散發著強烈的生意人感,但其實他也具備了深刻的跑車精神堅持,這也是他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舉例而言,他曾在2012年時,針對渦輪化的議題,指出渦輪增壓潮流至少於10年內(decade, 依照情境可能解釋為2020或2022年)不會發生在超級跑車領域;除此之外,他也當場預告Gallardo的後繼車款仍不會裝置渦輪。

09
在2017年開始獲利後,Lamborghini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做財務報表了。

即便到了今日,他仍多次表示對燃油引擎的喜愛,並表示聲浪、律動才是Lamborghini的靈魂,而只要法規許可,他們就會持續製造燃油引擎車款。

10
深化賽車領域的參與,對提升品牌車款實力、凝聚車迷向心力,都有正面效果。

但在熱情堅持之外,他也看透了許多現實,例如在2012年時的非渦輪論中,同時表示「別認為渦輪時代不會到來」,於近期訪談中,也明白表示「燃油引擎的末日終究會來到」,讓人看到他的理性與遠見。

關於作者

分享此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