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柴油與電子動力挑戰 汽油引擎仍是絕對主流

0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汽車世界的發展明顯較以往迅速許多,特別是在動力方面,就已歷經了柴油、電子兩波大進化;即便在未來,電子化仍是可見的發展方向,但汽油引擎仍是目前可見的絕對主流。

02
2000年代中期的柴油引擎,以融合多項新科技為籌碼,強力衝擊市場。

回顧約二十年前,柴油引擎曾大舉進攻,並出現就要壓倒汽油引擎的氣勢,當時的場面就好像幾年前的電子動力車款就要佔領地球一樣;只是隨著時間推進,市場還是選擇了汽油引擎,這過程充滿轉折,也充滿了引人遐思的空間。

共軌、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的新柴油世代

回到2000年代初期,柴油引擎開始在市場掀起熱潮,當代的新產品大量使用了高壓共軌、缸內直噴與渦輪增壓等技術,有效提升了柴油引擎的動力輸出,同時改善了排放物狀況,並以「大扭力」、「更省油」與「低汙染」為訴求,成功引起了討論。

03
在柴油引擎聲勢達到巔峰的時候,Audi甚至還試做了V12 TDI系統,裝載在R8概念車上。

短時間內,柴油引擎產品就受到高度注目,許多車廠紛紛投入生產,並在歐洲市場得到許多成功,就連Mercedes-Benz也曾推過柴油版的性能車C 30 AMG;除此之外,這類作品在亞洲也有相當高的接受度,特別在當時相當暢銷的Golf、A3等車型上,更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柴油車型TDI。

高市場佔有率 歐洲曾突破50%以上

柴油引擎的崛起相當迅速,並在2005年的歐洲市場首度攻到了約50%的市佔率,隨後也一直保持這樣的比例大約10年,直到2015左右才開始出現緊縮,並呈現長期下修的狀況;2018年時,歐洲的柴油新車註冊數已將下降到約36.7%,而2022年更跌到了16.4%,甚至還不如複合動力系統的22.6%,要再掀風雲的可能性已經很低。

柴油引擎之所以式微,在於它的整體條件並不若宣傳論述般完美,例如超大扭力優勢並沒讓人有強烈感覺,而動輒每公升行駛接近20公里的測試表現,更是相當難以達到,在在都讓買家感到失望。

04
TDI柴油動力系統在2010年代的氣勢相當強盛,有看法認為因此而被當時的美國決策者視為經濟敵人,所以受到整肅。

除此之外,柴油引擎的構造也比近級距汽油引擎更加複雜,並容易在使用一定年限後,出現排放方面的問題,這些狀況都提升了後勤維修與長期持有的成本與難度,加上市場在2015年曾爆發大規模的柴油排放爭議,都是造成柴油引擎動力吸引力下降的原因。

電子動力的崛起

自1990年代中後期起,電子動力車款就一直在市場上佔有少量份額,雖然沒大到足以撼動各品牌的銷售板塊,但也沒微小至能夠完全忽視的狀態;只是在柴油引擎勢力萎縮後,電子動力就開始擴張了。

電子動力車款的銷售線條,約略在2016與2019年時,出現了兩次重大的提升轉折,並於2021年時出現了一次較大的減緩趨勢,但由於當時的基本市場已經相當大,因此即便成長的幅度趨緩,整體版圖仍是處於高速擴大狀態。

71st National Veterans Day Observance at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10年後的拜登則將矛頭轉向電動車,並與歐洲共同形成了抗中氛圍。

在2023年時,電動車的佔有率達到了高峰,以歐洲市場為例,廣義電動車(包含複合動力電子車款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插座充電複合動力電動車款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電池電動車款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的新車市佔率達到了48.1%,遠超過了汽油車款的35.3%,看似已經成為主流。

雕琢明顯 小丑的陰謀者論真實呈現

在2008年的超級英雄電影The Dark Knight中,角色小丑曾經對一些人物提出了陰謀者的批評:「他們所作所為,都是有計畫,都是陰謀者(schemers)」,而這樣的描述,也適用在電動車的營造上。

比如複合動力電子車款Hybrid Electric Vehicle,在初期的時候就僅稱為Hybrid複合動力車款,但似乎某天有個權力夠大的陰謀者,或甚至是陰謀團隊,為它加上了一個Electric Vehicle的尾名,於是就讓它容易被歸類成為電車。

06
複合動力車款近年常被歸類為電動車,頗有混淆視聽之嫌。

但事實上,Hybrid車款的主要動力來自燃油引擎、需要的能源來自汽油、引擎沒了馬達還是能走、馬達沒了引擎就要停擺,這樣一部燒油、加油、用油來提供動力的車,就算不是100%,至少也有90%以上是燃油車,卻要說它是電動車,這分類實在相當不合理。

07
電動車在美國的市場並不大,但由於Tesla長期獨佔近半銷售,因此聲勢相當強。

有著相近的架構,插座充電複合動力電動車款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其實應該也是純度有80%以上的油車。

這樣的運作,也的確在過去幾年成功帶動風向,營造出「電動車超棒」、「電動車是新主流」、「電動車是未來」的氣氛,並創造了看似輝煌的榮景。

08
中國電動車的價格優勢明顯,性能表現也有水準,已被多國視為重要經濟假想敵。

如果將複合動力車款合理地歸類回燃油車,那麼電動車在2023年於歐洲的佔比,其實只有單月最高約23%、全年14.6%,並不若我們平常看到的數字那般耀眼,而且正在下降中。

而就算只有一半的複合動力車款是搭配汽油引擎,還是讓汽油車在歐洲的佔有率超過了50%,仍是穩穩的王者。

美國不熱衷能源遊戲

還有個讓汽油引擎地位堅固的原因,在於大市場美國幾乎不參與新能源遊戲,無論是以往的柴油車或是近幾年的電動車風潮,在當地都吹不起來。

09
小丑曾經向雙面人解釋過很多人都是權謀者,任何作為都有目的,這看法在近代能源競爭也通用。

例如2015年的柴油引擎排放爭議,除表面的歧見之外,其實也頗有幾分要向歐洲市場的操控黑手產品、趨勢較勁的感覺;而電動車的市場佔比,在美國的最高季銷售成績也僅達到過8.9%,除了當地消費者不愛,也受到了對中貿易戰的影響,與世界其他地區比起來,更是冷到不行。

電動車市崩跌是表面 背後利益牽涉更微妙

在今年,電動車市呈現出大幅度萎縮,許多車廠也突然開始提出抗議,風向開始轉向回歸使用汽油燃油或市複合動力車款。

有趣的第一點,是這些車廠為什麼在今年同時都看清事實,並提出抗議,這到底是心有靈犀,抑或有更高層的力量主導,還真的很難說;就像柴油引擎的暴起暴落,說來是促進了一波消費,或許也推動了一些科技,但從20年前就買了汽油車且使用到現在的人,其實還是開得好好的,完全沒受到影響,而同時間在柴油區塊所創造的大筆金流,究竟讓誰賺得飽飽,真的讓人相當好奇。

10
瑞典Smartroad Gotland公司已在著手進行充電道路的修築,未來將在機場與城市間提供電動車專用車道。

除此之外,許多先進的歐洲國家,在柴油與電動車風潮中,都搶在最前面,甚至將電車佔有率推到80~90%左右,但後來這些車款大多都逐漸凋零;於是乎,那些看似前衛的消費者,究竟是真的很先進,或只是腦波弱,容易被控制然後自己覺得很潮,本質上跟聽廣播後會花大錢買藥,或是看電視去相信88Ls的老人根本一樣,也是很難說。

關於作者

分享此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