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政府與環保單位強力洗腦宣傳下,電能幾乎已經成為汽車世界中,唯一、且不可逆的風向,許多國度也都訂出了必需在2030或2035年,達到生產、銷售都高度電動車化的法規。

02
 Toyota早在1997年就開始販售複合動力車款Prius,稱得上潔淨能源先驅,但現今卻認為相關政策太過急躁。

若單純以環保、科技層面來說,電動車是個相當優質的方向,只是相關政策來得又快又急,不免出現了些許雕琢痕跡,甚至讓人有「環保是門好生意」的感覺。

做環保生意的人其實相當多,這類人經常打著環保名號,以攫取個人財富與名聲,實際行為與形象大相逕庭。

03
04
許多號稱環保的人士都有過行為爭議,例如好爹油就曾經在車廂內吃爽爽,卻跑去擺拍很困苦的樣子,因而與德國鐵路公司發生網路口角。(Photo/Greta Thunberg)

曾捲入「環保生意人」爭議的人,以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bert Arnold “Al” Gore, Jr.)最為知名,他在2006年同步推出了「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書籍與電影,都有相當出色的銷售,在當代時空背景下,得到了極高聲望,甚至還在2007拿下「諾貝爾和平獎」,並舉辦了許多巡迴演講與相關主題的周邊活動。

只是有消息指出,他在宣傳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專機行程,其實完全不環保,即便他個人曾表示名下沒有私人飛機,但周邊關人士所提供的特殊待遇,也的確造成了驚人的碳排放;除此之外,迅速累積的財富與不斷購入的大型房產,也出現了「自己過得揮霍,卻要他人禁慾」的評價。

05
Porsche一邊發展電動車,一邊開發新燃油引擎,動作相當積極。

還有近年相當有名的環保少女「好爹油」,也被披露過幾次真面目,諸如在高階列車上吃喝爽爽,卻留下塑膠垃圾,然後跑去車廂間擺拍,弄出好像坐地板奔走的畫面,引發許多議論。

如今隨著電動車的大餅成形,相信龐大的利益,也會吸引更多人投入「環保生意人」、「環保生意代言人」的行列,這其中勢必包含了許多決策者,或許20年後再看他們的資產狀態與來源,會是相當有趣的事情。

Mercedes-Maybach S 580 4MATIC
Mercedes-Benz表示仍會在豪車領域使用燃油引擎,某種程度也代表了高階買家的立場。

只不過隨著環保生意擴張到極限,各地都出現了反抗聲浪,讓局勢變得激烈。

Toyota可說是最早一批投入車輛電動化的品牌,而且有相當亮眼的成績,不過他們的品牌會長豐田章男,卻早在2020年底就在日本車商的聚會上,批評現在的電動車政策太過躁進,還忽視了相關車型的消耗品貴又汙染,可能造成更多碳排放。

07
Ford僅三個月就在電動車領域虧了約422億台幣,宣布要重新評估一下。

隔年,他更直接向日本政府喊話,表示碳中和政策應該看各國的環境與現實而調整,而不應該只是仿效歐洲國家;這話說得有理,畢竟日本是個相當強勢的國家,很多領域都只會將產品分成「日本」與「歐美」兩種類別(我們是說汽車)。

除此之外,Mercedes-Benz也在不久之前,表態將會於下一代的S-Class上,繼續使用燃油引擎;而Porsche則仍在進行新燃油引擎的開發,顯見仍將內燃機視為未來的發展重點,還有Volvo也放棄了在於2030年轉型成純電動車廠的計畫。

BMWi5_eDrive40_BrooklynGrey
BMW在電動車領域的發展與銷售都相當出色,算是適應相對較好的品牌。

在今年6月,Ford更表示光在今年第一季,就於電動車領域虧損了高達13.2億美金,除了因而需要減緩相關產品的開發,也對整體營運造成了些許影響。

對照交通工具研究單位EY Mobility Consumer Index在9月初時,曾公布現今的美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購賣興趣已經降到近期低點,主要原因則是對電池高價、充電站負荷量感到擔憂,可以看見電動車的風潮正在消退。

09
義大利(自古?)是燃油怪物的故鄉,摩托車銷售占比也很高,堪稱傳統派玩車人的代表國度。

而這些來自個人、車廠的不同意見,現今也昇華到了政府層面;就在9月中,義大利重點人物包含環境和能源安全部長吉爾伯托(Gilberto Pichetto Fratin)、製造部長阿道弗(Adolfo Urso),都認為歐盟的電動車相關政策不切實際,還有檢討必要。

10
義大利環境和能源安全部長吉爾伯托(左)抨擊電動車政策,並認為歐盟應重新評估。(Photo/Quirinale)

由於義大利原本就是歐洲最抗拒純電動車的國家,銷售量相對其他地區低上許多,例如2022年僅49,058輛,較先前同期降27.1%,而2023年雖然增加到66,679輛,較前一年同期升34.5%,但占比僅有4.2%,低於世界平均許多,因此當地政府決心重新審視歐盟規範,或甚至可能在這電動車議題提出獨立方案,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仔細想想,開一部穩定的車使用15年,或是使用需要排隊充電,然後更換電池相當高價的電動車比較環保,還真的是不好說。

關於作者

分享此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