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Mercedes-Benz 300 SL的鷗翼翱翔在墨西哥大地之上
300 SL可以說是一輛全新的物種,工程師Rudolf Uhlenhaut專為這輛車設計了堅固且複雜的車架結構,總重僅有驚人的50公斤,其上掀式的鷗翼車門也成為300 SL車型最大的特色,因為他不希望車門阻礙到車架的結構設計。2,996 cc的直列六缸M194引擎是來自於W186賽車,動力經過調整修改至170匹馬力,極速表現可達240 km/h,同時工程部門也刻意將引擎向左傾斜50度,並透過乾式油底殼來降低引擎高度。
挑戰高海拔地區
整個比賽過程就宛如一場偉大冒險的長途拉力賽Carrera Panamericana在1952年的11月開幕,一百輛出頭的參賽者將會在2000米的墨西哥高海拔地區奮力前進三千多公里,並且穿越海拔3196米的最高點波多艾利斯隘口(Puerto Aires pass),每個路段的高地升降幅度都在200到300米之間,空氣稀薄的環境不僅對於車輛進氣與供油的挑戰相當巨大,引擎的馬力出與爬升力道也更加關鍵。
1952年9月,Mercedes工程團隊首先在奧地利的大鐘山(Grossglockner mountain)地區進行高海拔的模擬測試,接著他們測試了各種化油器以取得最佳的供油設定,同時引擎輸出也從原本的170匹馬力提升至180匹,最後,為了避免嚴重事故發生,原廠也多派了一輛備用車隨行,總計有四輛300 SL隨著車隊乘船至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Veracruz)準備啟程。
“禿鷹事件”
Carrera Panamericana賽事全長3100公里,為期四天,共有八個賽段需要依序完成,第一站於11月19日的上午7點準時起跑,參賽選手需要從圖斯特拉(Tuxtla)驅車前往530公里之外的瓦哈卡(Oaxaca),Mercedes廠隊車手Hermann Lang、Karl Kling和John Fitch由於號碼相近,也在7點之後相繼出發。隨著300 SL展示出色的性能,車隊也以輕快且穩健節奏向上爬升。
但意外卻總是從天而降,一隻鳥(有人傳聞是一隻禿鷹)以時速超過200km/h的速度正面撞擊了四號車輛的駕駛艙,並直接擊中了副駕駛Hans Klenk的頭部,Klenk在受到衝擊之後昏迷了一段時間,直到他的隊友順利將他喚醒。幸運的是Klenk的傷勢並不嚴重,在稍作休息之後便順利回到比賽。儘管中途發生了離奇的”飛安事故”,但當他們完成分站之後,四號車竟然還保有排名第三的成績。車隊在稍後修復了擋風玻璃,並且在前方加裝了四條鐵絲,以避免相似的意外再次發生,而這輛車至今則保存在原廠的博物館中提供民眾瞻仰。
連續四天的長途駕駛並不是輕鬆愜意的觀光旅遊,而在經過有驚無險的八個分站之後,Karl Kling與Hans Klenk的300 SL賽車最後以18小時51分19秒的冠軍成績完成了三千公里以上的賽程,並在11月23日通過了華雷斯城(Ciudad Juárez)終點線,他們的另一組隊友Lang和Grupp則是落後35分鐘,以亞軍的身分完成賽事。至於第三組Fitch / Geiger則是因為中途違規修理車輛的緣故,被判罰取消資格,因此沒有獲得任何成績;但這依然無損Mercedes-Benz車隊在第三屆Carrera Panamericana取得的1-2名冠軍姿態,他們是1950年代最成功的賽車隊,直到”那個事件”發生之前。
延伸閱讀:是誰讓賓士離開賽車領域將近三十年? 關於1955年利曼大慘案
SL起源
Mercedes-Benz在1953年開發了新款的W194/11,這是一輛繼承300 SL冠軍素質的強力賽車,由於其獨特的車頭設計也被工程部門給予了”Hobel”的暱稱,意指”木匠飛機”,但事實上W194/11一直維持原型車的姿態,而從未進入賽道當中。Mercedes-Benz也在1954年將車隊重心轉移至一級方程式,接著讓無敵的W196 R誕生於世上,而300SL(W198)也在1954年2月成為Mercedes最經典且成功的市售高性能跑車,同時運動化的190 SL(W121)也為品牌開啟了一個豪華的跑車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