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可以降低電動車價格 但可能不會太多
電池的製造成本在近十年來已經下跌了近九成,這個發展速度已經超越了過去專家預測的幅度,隨著電動車的銷量與佔比逐漸提高,政府與企業也正在聯手向世界宣告純電的未來世界即將來到,但是這種快節奏的科技發展曲線在往後的十年也還會持續下去嗎?
對於發展速度極快的電動車產業,來自美國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公共政策與工程學系(Engineering and public policy)教授Jeremy Michalek也在一篇文章中發表了他的見解。Michalek認為預測科技發展的速度不宜太過樂觀,儘管電動車產業會持續演進,但不會一直都用如此激進的速度前進。
他以電池成本為範例,因為這是電動車上最大也最不可或缺的零件之一,他列出四個讓現代電池成本降低的因素,包含了規模經濟、生產技術、企業補貼以及創新技術的極限。大量的電池需求確實可以降低製造成本,這也是規模經濟的優點之一,但沒有工廠可以無限制的擴大規模;而製造技術的進步也可以在製程方面減少無益的損耗,但這兩者都不可能讓電池的價格低於採購成本;有鑑於資本企業需要營利,仰賴補助以低於成本銷售的方針也不會是長遠的做法。
隨著各大企業試圖在市場中站穩腳步(並且得到補助),一些品牌會在銷售前期降低車輛售價,但隨著愈來愈多品牌加入戰局之後,這些優勢也會逐漸消弭,這也意味著電動車定價在未來或許也不會現在還要低更多。
電池科學家過去已經為鋰電池技術付出了莫大的努力,而至今有多的企業與資本投入之後,我們相信電池技術的發展還不會止步於此,而Michalek則認為未來電池成本若可以再次顯著降低的原因,會是來自於鋰離子技術之外的突破,但革新邁向量產的道路往往非常遙遠,他也指出不要太指望這些技術會改變近十年之內的電動汽車。
同時,Michalek也談到了Tesla還在使用圓柱形的商用鋰電池18650(當然Tesla現在也正在嘗試擺脫這個有點年紀的規格),Michalek認為以長遠的角度來看,稜柱狀(prismatic)或是箔袋封裝電池(pouch-style cell packaging)的設計會更適合未來趨勢。
此外,除了減低的電池成本有助於電動車發展之外,Michalek也指出消費者習慣是相當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有全球有大約3%的新車銷售是純電車輛(而且主要是中國地區),在電動車的使用習慣有別於傳統燃油引擎車輛的時候,這些前期消費者的價值觀與目前主流消費者的想法也不盡相同,而基礎的充電建設更是如此。因此,Michalek認為就算可以降低車價,但也還是無法在短時間之內讓電動車普及,例如生活圈周邊沒有充電設施的消費者,就不可能會考慮購入電動車;而只要汽油價格與稀土材料價格產生浮動,就會輕易的讓兩者勢力產生變化。
「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電池與電池生產技術將持續進步,電池價格也會繼續下降,未來的電動車將更具競爭力。…但我們也應該對電池成本下降的速度,以及未來電動車普及化的速度抱持懷疑。我們最好記住,過去的表現並不能完全的保證未來的結果。」Michalek在結論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