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滴時代領航 1935 Škoda 935 Dynamic

當同年代的汽車都還是像"有引擎的馬車"時,935 Dynamic的外型設計實在相當前衛。
汽車的空氣力學設計曾經歷過一段黑暗的啟蒙時期,1930年代的工程師們雖然知道風阻係數會大幅的影響飛行器效能,但當時仍然只有少數人們理解到氣流與車體設計的關聯性,他們幻想著下墜的水滴是完美的汽車造型範本,但卻沒有使用相應的科技來驗證想像力的正確性。在1934年,Chrysler推出了史上最早以風洞設計的車款Airflow(但事實上Airflow風格太過前衛,根本沒有人願意買單),同期Tatra也帶著T77亮相,象徵著空氣力學開始正式影響汽車設計的分水嶺。

而Skoda的設計師Mladá Boleslav也是被空氣力學理論感化的設計師之一,他在1935年創造了Škoda 935 Dynamic,外型與著名Tatra T77神似,但至今卻鮮為人知。Škoda 935於1935年4月的布拉格車展首次登台,流線的外型是依照空氣力學工程師Paul Jaray所提出的理論打造,捷克布拉格理工大學(Prague Technical Univesity)畢業的Jaray過去曾主導了Zeppelin飛船的設計,也是影響Tatra外型設計的重要功臣。


受到強烈的使命感驅使,Boleslav在Škoda 935身上配置了許多領先時代的工程設計,他採用與Tatra(或Beetle)相同的脊式車架(backbone tube frame)為基礎,將40公升的油箱包覆在中央,四輪配置獨立的搖軸式懸吊系統(Swing axle),水冷式的2.0升四缸引擎則是”一反常態”的設置在後軸前方,代表這輛935 Dynamic其實是一輛中置引擎的五人座房車設計,引擎重量分配良好,操控性能也更優異,甚至還保有充足的300公升行李廂空間。935 Dynamic以其高效率的空氣力學車體設計,僅55匹微弱馬力就能夠輕易的以130–140km/h時速在公路上巡航,而這在1930年代已經是相當傑出的性能表現。


憑藉著935 Dynamic優異的車格設定,Škoda也試圖將這輛車投入拉力賽事,原廠最初希望在1937年將935投入經典的蒙地卡羅拉力,但最終Škoda還是停止了車輛研發,而935也無緣在比賽中證明這些高效的工程設計,這些創新的設計理念也在未來的Škoda Rapid 1500 OHV中得到延伸。

當時首席設計師Karel Hrdlička曾在備忘錄中紀載:「我們會把935做得更輕,並將其改裝成給Pohl(Zdenek Pohl)使用的拉力賽車,但這輛車從未進入賽道,而車輛的開發在1939年停止。最後這輛車被移到Škoda的二手車庫存,最後被人買走。」捷克賽車手Zdenek Pohl和Jaroslav Hausman曾在1936年駕駛著一輛Škoda Popular roadster贏得了蒙地卡羅拉力的分組冠軍,Škoda在1930年代相當熱衷於拉力賽事,而Zdenek Pohl也替原廠拿到了第一座拉力賽事的勝利獎盃。

935 Dynamic在1968年回到了他的家鄉,Škoda花費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將這輛車翻修至原始車況,幸運的是,車輛大部分的結構都還相當完整,原廠修復師參考了同時期的資料照片將內裝修復,他們也翻遍了935的每一個角落,最後才在一根柱子內側發現了最初的灰色原漆,順利將車色定調。935 Dynamic在精心的翻修之下恢復了昔日的輝煌,現在則是Škoda原廠博物館最重要的收藏品之一,也是見證汽車空氣力學啟蒙的重要歷史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