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輛概念車,Y-Job的過人之處也在於Harley Earl完美的預測了未來十年的主流汽車設計。  

 
 
在現代,我們已經相當習慣各大車廠在推出市售車之前,會先發表一系列的概念車,這些手段不僅在於測試消費者對新車的反應,同時也藉機展現品牌的創新設計思維。但回到1930年代,當時的汽車生產程序其實更接近客製化手工車,車廠會製作一系列完整可駕駛的底盤(Rolling Chassis),最後才送往不同的車體廠(Coachbuilder)進行外殼設計。而身為GM的第一位”藝術與色彩部門”(Art and Colour Section)的設計總監,Harley Earl則是在這個「概念車」詞彙無法被群眾理解的年代,徹底的改變了整個底特律,甚至是全世界的汽車設計。
 

 
如何創造消費者需求?

在1929經濟大蕭條爆發之前,美國的汽車製造廠不需要打出廣告也能夠讓消費者購買汽車,但隨著華爾街的經濟徹底崩潰,他們便開始著急了。對於一般大眾來說,金錢有限,購買超出預算的汽車完全不會有任何好處。因此,吸引消費者再次回到展間則是設計總監Harley Earl的職務,當他結束了Cadillac LaSalle的設計專案之後,他開始埋首桌案,設法創造出一輛大家口中說的”夢想中的汽車”(dream car)…
 

Harley Earl站在一輛1938年的Cadillac LaSalle旁邊。

 
設計總監之下總是有…新鮮的肝

不過創作出Y-Job造型的最大功臣仍然要歸功於設計師George Snyder以及首席工程師Charlie Chayne,前者要把Harley Earl各種任性的要求轉化成可用的設計,而後者則是要負責把一輛1937 Buick Century底盤進行大幅改造,好讓Y-Job的前衛設計化成現實。
 

關於設計師與工程師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肝都不太新鮮。

 
我們不如說Harley Earl是位時光旅人

顯然的,Y-Job是一輛領先當代十年以上的設計奇蹟,Earl認為要吸引群眾的眼光需要一些搶眼的元素,是否能夠進行量產則一點都不重要,也因此Buick Y-Job的造型完全顛覆了當時市售車的設計邏輯,整輛僅有58英吋(約150公分)的車高在1930年代幾乎是前所未見的,以他的設計準則來說就是:「長方形遠比方型更好。」Earl甚至刻意採用了小型的13吋車輪(市售車都採用16吋輪胎),只為了讓車輛盡可能的距離地面更近。
 

對比1937年的Buick Century(Y-Job的底盤來源)就可以感受到Y-Job超越時空的感性。
使用小型的13吋輪胎只為了讓車輛盡可能貼近地面。

Y-Job比當時道路上的汽車都還要再低10英吋(25公分),當道路上的車都還需要一個墊步踏板才能上車的時候,我們實在很難想像沒有踏板的汽車會有多麼帥氣。當Earl駕駛著流線的Y-Job在底特律街道中行駛時,路人的目光肯定就與看到飛碟沒有什麼兩樣 ── 事實上,這輛車也曾在1948年的底特律大街上,被一位不知情的記者拍攝,他老兄還誤以為這是一輛要在1949年發表的概念車,可真是誤會大了。
 

當Earl駕駛著流線的Y-Job在底特律街道中行駛時,路人的目光肯定就跟看到飛碟沒有什麼兩樣。

 
對於飛行器的精神寄託

生於航空世家的Earl對於飛行器的啟蒙與喜好也在Y-Job的每一個角落嶄露無遺,從車頭可以注意到一組戰鬥機準心風格的”bomb sight”引擎蓋裝飾,這是準心設計首次運用在Buick汽車之上,同時也將會成為Buick的品牌識別,持續使用到1950年代之後。此外,這輛車的命名也與航空元素有關,根據GM全球設計副總裁Michael Simcoe表示,字母「Y」其實是實驗飛行器的代號名稱,也是Earl對Y-Job的命名由來。(而坊間另有一說是由於Earl厭倦了大家都用X當作測試代號,因此刻意改用Y來當作名稱,但這一說法並沒有被GM證實。) Y-Job的車尾設計也是Fintail設計的起源之一,儘管起步有點過早,實際上還是要到50年代的凱迪拉克才正式開始流行,至於飛行器元素熱潮要一直到1969年美國登月之後才逐漸消退。
 

Y-Job的車尾也是Fintail設計的起源之一,可以注意到燈組設計會在未來的凱迪拉克中再度出現。
1938_Buick_Y7
1938_Buick_Y4

 
汽車不再只是A到B的工具

Y-Job車上的諸多細節也預告了現代汽車設計的樣貌,包含了液壓啟閉的敞篷(但Peugeot 401是電動的)、全世界第一組電動車窗、世界首次量產的自排系統「Hydramatic」、Bendix動力方向盤(一個要到50年代之後才開始流行的配備)、按鈕式的門把(flush door handles)、隱藏式行李廂手把以及注重空氣力學的隱藏式輪拱;但或許這輛車最大的賣點還是車頭那隱藏式的頭燈設計,Y-Job是世界上第二輛車採用隱藏式頭燈的汽車,而我們也合理的懷疑Earl當時”技術性”參考了1937年Cord的頭燈設計。
 

Y-Job的內裝以現代眼光來看毫無前衛之處,但也別忘了這是在1938年發表的。

基本上,沒有受到世界大戰侵襲的美國車質感都會比同時代的歐洲豪華車要來的高級一些,把1930年代的凱迪拉克放在同年份的勞斯萊斯旁邊,你可能真的會以為某一邊只是大型民用車。整體來說,Harley Earl想要傳遞給群眾的訊息非常明確,他試圖讓汽車不再只是A到B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是擁有者地位與品味的象徵。
  

當Cord自詡隱藏式頭燈創始人的時候,沒有人能自稱第一。

 
性能普普

而在那”鱷魚式”(alligator-type)的單片引擎蓋之下,其實Y-Job的引擎是來自一輛1937年的Buick Century,使用Series 50的”Fireball” 320 cu-in直列八缸引擎,最大動力在3600rpm時可以輸出141匹馬力,以現代眼光來說,超過五千cc的引擎只有一百多匹馬力是相當可笑的數值,但考慮到當時汽車大多也只有8-90匹馬力,其實Y-Job的略嫌貧弱的輸出也還算是可以接受。
 

超過五千cc的”Fireball” 直列八缸引擎最大動力只有141匹馬力,買菜剛剛好而已。

 
概念車不是只有銷毀一途

無論如何,任何概念車就像是昨日的新聞,過時之後也就顯得平凡無奇,當美國的汽車設計領域受惠於Y-Job,逐漸改寫街頭風貌之時,這輛車最後成為了Harley Earl的日常代步車,期間他也默默地精進一部分原始設計,修改了車輛的後保桿以及部分裝飾,他從1940年代持續以Y-Job作為代步車使用到1950年代,然後才終於換了新的代步車 ── 另一輛GM經典著名的概念車:1951 Buick LeSabre Concept。
 
 

Earl 6呎4吋(約193cm)的身材相當高大,看著他頭部高過擋風玻璃的畫面又顯得Y-Job更加奇異。
當Y-Job退役之後,Earl的代步車變成另一輛炫到不行的概念車:Buick LeSabre Concept。

 
輾轉漂泊

Y-Job在退役之後短暫的行蹤成謎,但最後在倉庫中發現,並轉移到密西根州弗林特(Flint)的史隆博物館(Sloan Museum),而隨著汽車史學家重新認識了Y-Job的歷史地位之後,這輛車也輾轉待過位於福特迪爾伯恩(Dearborn)的亨利·福特博物館,直到1993年GM終於開始正視自家品牌的歷史文物,Y-Job才終於回到老家GM設計中心,目前收藏於GM文化遺產中心(GM Heritage Center)。
 

隨著汽車史學家重新認識Y-Job的地位之後,Y-Job才終於再次回到聚光燈之下。

GM全球設計副總裁Michael Simcoe曾在2016年歷史汽車協會(Historic Vehicle Association, HVA)車輛認證的聲明中表示:「Harley Earl與Buick Y-Job拓展了汽車設計的邊界,並且繪製了名為概念車設計的執行與藍圖。我們感謝HVA為全世界第一輛概念車建檔,並且將它保留給未來的世代。」
 

Y-Job也是HAV重要歷史車款名冊中的第14輛車,只有最重要的車款能夠被HAV選上登錄。
1938_Buick_YJobConcept4
Y-Job To Appear At Meadow Brook Concours d'Elegance
1938_Buick_Y1
1938_Buick_Y10
1938_Buick_Y6
buick_y-job_concept_car_1
1938-Buick-Y-Job-interior-plaque
buick_celebrates-110th_birthday18
1938_Buick_Y2
1938_Buick_Y3
1938_Buick_Y5
1938_Buick_Y8
 

關於作者

分享此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