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觀點:一場交通事故的荒唐日常
幾天前一場交通意外事故,撞出了台灣媒體的正常發揮,事發後即時新聞開始各種加油添醋的消息,再來就是持續不斷更新,各種通訊軟體開始轉傳,只因為意外事故中的一輛車單價特別貴。
新聞觸及數據就是最直接的證明,也直接造成新聞媒體不求證先搶流量的現象,反正這些數字表示大家愛看,這點沒有人能夠反駁。很多人出於好奇心想了解這件事情,整理了一些常見的問題。
問:有人知道那輛勞斯萊斯是什麼車嗎?
答:網友提供查證資料:2016年Wraith。
問:目前殘值多少?
答:絕對不是新車價。
問:誰是那位”一撞致富”的駕駛?
答:你要幫忙造勢者分擔賠償金嗎?
問:那輛RR可以修嗎?
答:修與否跟金額有關,保險公司與汽車公司的”協商”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問:那輛RR要修多少錢?
答:”協商”數字可高可低。
問:交通意外事故肇責角度來看呢?
答:筆錄說的算,單看紅車的行車紀錄器影像,RR車尾已屬於二次撞擊,理應會再切割成不同的肇責,而非最後一輛全部買單,而現場筆錄會影響日後法院判定。
問:手機收到的那個新聞說勞斯萊斯駕駛的問題?
答:文章有來源出處,去問寫文的那位編輯記者。
問:區間測速會降低交通意外機率嗎?
答:春節假期交通就是這樣,但這跟區間測速的關係為何? 那是公家機關的一套說詞,檢討駕駛執照制度以及罰責才是預防道路三寶的重點。
問:那位美女是你朋友?你認識嗎?跪求IG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