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利誕生於我國經濟高度成長的1970年代,也陪伴眾多國人一同走過許多人生歲月。

 
 
如果說金龜車是德國的國民車、2CV是法國的國民車、Mini是英國的國民車、Fiat 500是義大利的國民車,而日本也有Subaru 360為國民車的代表。那麼台灣的國民軍又是什麼呢? 我想大家的想法應該頗為一致,因為裕隆速利應該是最足以代表台灣國民車的車種。
 

如果說金龜車是德國的國民車、2CV是法國的國民車、Mini是英國的國民車,那麼台灣的國民軍又是什麼呢?

說起國民車的誕生背景,大多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而來,德國在1930年代的強大,發展出了在世界車壇最為重要的國民車Volkswagen Beetle,日本在1950年代迅速的經濟復甦,使得國民開始有能力進階有車階級,因此廉價又實用的Subaru 360快速地成為了日本家庭時髦的配備。許多家庭開始藉由擁有汽車,拓展了新的視野和生活;世界各國的國民車無疑是帶領該國國民跨入新生活的重要啟蒙者之一。
 

德國在1930年代的強大,發展出了在世界車壇最為重要的國民車Volkswagen Beetle。

台灣在1970年代成功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蓬勃的紡織業與加工業為台灣經濟注入了一股活水,國民所得也隨著欣欣向榮的國際貿易,一舉突破一千美元大關,並以每年兩位數的高成長率大步向上發展。
 

不過,在國際局勢上。台灣卻歷經了釣魚台事件、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上海公報、中日斷交等重大打擊,在這樣的社會氛圍底下,高度的經濟成長彌補了外交上的險峻處境,台灣人藉由勤奮的工作,換得豐厚的所得,也暫時忘卻了國際上所面臨的困境。隨著國民所得日漸提高,國民的生活水準也日漸改善,路上的計程車漸漸多了起來,而擁有私家車也成為了許多家庭在擁有電氣化產品後最大的心願。
 

這股強烈的市場需求,使得汽車不再是富貴人家的奢侈品,因此國產車廠的龍頭裕隆汽車也開始思考推出一部能讓一般普羅大眾都能負擔的車種。經過了和技術合作夥伴長久的協商,裕隆汽車終於在民國63年3月22日,推出了一款造型新穎的全新車款,稱之為速利(YLN-301),這也是速利車系第一次和國人見面。
 

速利誕生於我國經濟高度成長的1970年代,也陪伴眾多國人一同走過許多人生歲月,圖中為日規Sunny第三代B-210車型。

速利301源自於日本日產汽車於1973 年5月所推出的Sunny第三代B-210車型,雖然台灣推出的時間落後日本近兩年,但是速利301憑藉著流線的車身線條和相對低廉的售價,迅速獲得國人的支持,上市兩個月便大賣三千部,使得月產量僅六百部的裕隆汽車新店廠不得不緊急加班生產,一天三班計十六個小 時才足以應付龐大的市場需求,這是速利上市後成功的出擊。
 

四門房車版的速利301上市以後,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裕隆汽車又在民國65年底推出了搭載自動排檔變速箱的速利YLN-301 GX,自排的速利301不但是國內第一部配置自排變速箱的國產車,同時配備上也較手排版本更豪華,例如蜂巢式水箱護罩、布面座椅、 植毛地毯、寬幅輪胎…等,都是YLN301 GX所增加的配備。而為了滿足自排車的使用特性,煞車系統也特別採用前碟後鼓雙迴路設計,比起手排速利煞車效率更好。
 

不過,售價高達308,000元的自排速利已經脫離了國民車的範疇,縱使配備較為豪華,但是售價也較一般手排版本貴上了30%左右,因此負擔得起的民眾畢竟是少數。
 

雖然自排版本沒有獲得大多數人認同,但是裕隆汽車仍在民國66年3月如期推出速利旅行車版本,稱之為YLN301W。速利旅行車基本上和四門房車的車身和內裝都是相同的,不過卻多了一截尾廂可供運用,再加上後座可以摺疊充為載貨使用,因此頗受自營商如水電行等行業的歡迎,而189,800元的售價幾乎和入門款的速利房車相同,因此保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銷售量雖然不多,但卻是非常穩定的一個客群。
 

隨著日產於1977年11月推出全新改款的Sunny第四代車型B-310車系,依照慣例,國內的裕隆汽車亦於兩年後導入國產化,由於B-310車系除了外觀和內裝改款以外,基本結構和動力系統依舊和B-210相同,因此國內也延用了速利的車名,僅在車型代號上略加更改以茲識別。
 

日產於1977年11月推出全新改款的Sunny第四代車型B-310車系。

民國68年上市的第二代速利稱之為 YLN-302,和第一代速利301一樣擁有四門房車和旅行車兩種車身型式,不過先前301叫好不叫座的自排車型則被取消,僅提供手排車型供消費者選購,至於車型依舊區分為基本款的DX和豪華款的SD兩款。豪華款的SD車型一如301車型配置較豪華的配備,如石英鐘、植毛地毯、布面座椅與輪圈蓋…等皆列為標準配備,甚至還導入了銀粉漆,使得車身看起來更為豪華美觀。
 

因應日本方面於1979年10月推出小改款的B-310車系,我國的速利302車系也隨之在民國69年6月改款,這次改款也就是國人最熟知的速利303車系 (YLN-303)了。
 

日本在1979年小改款的B-310車系,我國的速利302車系也隨之在民國69年6月改款。

速利303其實只是302的小改款,不過車頭銳件卻有很大的不同,最明顯的便是由原本的圓形大燈變更為方形大燈,而車尾的尾燈造型也加大面積,變得更加大方,而內裝上則導入了全新的儀錶板設計。速利303車系推出以後,廣受國人喜愛,除了售價低廉以外,零件供應充 足、故障率低、省油,而且大街小巷的修車廠都會修理,也是最大的銷售利基。
 

由速利301開始,隨著生產時間的拉長,速利車系的各項零件自製率也越來越高,直到後來日本全面停產速利所搭載的OHV型式的A-12引擎以後,裕隆甚至還回銷汽缸體給日本,並且在民國72年5月首次外銷速利303至中東與加勒比海市場,是為國產車的外銷先鋒,值得記上一筆。
 

末期的速利303採用了311的大燈,也增添了整合式的的塑膠保險桿和水箱護罩,整體造型已與初期版本大不相同,是台灣特有的造型設計。

而速利車系除了四門房車和旅行車之外,其實還有另一系旁支便是頂好小貨車,這款由日產B-110車系衍伸而來的Pickup車身結構幾乎和速利完全相同,雖然車頭和內裝造型是比301更早一代 的Sunny,不過在國內仍舊被裕隆汽車歸屬於303車系,代號YLN-303T,可視 為與速利血緣極為相近的小貨車車型。
 

速利車系自民國63年3月上市以來,前置引擎、後輪驅動(FR)型式的車款一共歷經301、302、303三款車型,三代車型皆搭載著名的A-12引擎,由於國內車口數龐大,因此A-12引擎幾乎成為了各高職汽修科實習教材的範本,也造就了幾乎每個修車師傅都會修的傳奇事蹟,由於大家都會修,因此正面的口碑也就日覆一日地建立起來,速利幾乎成為了最耐用也最經濟國產車。
 

內裝造型保留了原始的設計,除了方向盤沿用自311之外,悉數傳承自303原本的造型,當然因應時代的需求,原廠電動窗和門飾板已是標準配備。

有鑑於此,雖然日產汽車在1981年10月推出了全新世代、前輪驅動化 (FF)的五代Sunny車款,而裕隆汽車一如傳統於民國72年6月正式推出這款時代的新速利(YLN-311),但是廣受台灣民眾歡迎的速利303車系仍没有停止生產,甚至出現303售價比全新 311基本款售價還貴的奇特現象,後來可到民國76年裕隆與日產幾乎同步上市 321車系之時,老款速利303都繼續生產,也在台灣汽車史上創下了幾近奇蹟的長壽傳奇。
 

前座椅因應當時消費者需求,改為較具質感的絨布材質,並追加自動收縮式安全帶與可調式頭枕。

速利303一直生產到1993年年中,因為無法通過政府實施的環保法規才不得不被迫停產,從301上市算起,總共生產了19年的時間,期間共有數十萬輛配置A-12引擎的速利從裕隆汽車新店廠下線,也滿載了許多國人甜蜜的回憶。
 

速利除了在台灣汽車史上寫下燦爛的一頁以外,速利303生產期間更歷經了311/312、321、331三次Sunny車系的大改款,即便新的車型停產了,老祖宗 303都還在生產,堪稱台灣汽車史上最長壽的車款之一。
 

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速利303的後座空間可說是小得可憐,但別忘了它可是一部30年以上的產品,後輪傳動的設計也佔去不少車室空間。

速利303車系由於是國內產量最大的FR車系,因此前幾年受到日本漫畫「頭文字D」影響,掀起所謂「飄移運動」 的甩尾風潮後,許多年輕人紛紛將速利視為最容易入手的甩尾工具,一時之間,原本只是廉價國民車的速利303頓時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新歡,使得速利 303在中古車市場上又活了過來。
 

只可惜,礙於先天較弱的體質,未經大幅強化的速利303往往經不起這般激烈操駕,也因為殘值不高,往往只要稍微碰撞或是故障以後,便直接進了回收廠,以致於目前速利303的殘存數量急遽下降,車況好的速利更是難尋了。
 

四速手排的設計說明了此車源遠流長的血統,嶄新的排檔頭並非後來換上的零件,而是因為少開而展現出如同新車車況的最佳證明。

本次受訪的這部速利303是屬於末期的最終版本,車頭和車尾造型皆異於生產週期較長的303,因為是最終版本車齡較新,再加上長年停放於車庫中,屬於極少使用的一手車庫車,所以不但車況和新車沒兩樣,行駛里程更只有不可思議的三萬多公里,可說是速利玩家中的極品。
 

速利303的冷氣早期是屬於選配項目,雖然後期已列為標準備配,但控制面板仍和以往加裝的冷氣相同,僅由小小的開關控制。

現任車主在接獲本車即將釋出的消息以後,為了重現年輕時的記憶,特別專程從台南北上購回,而在購回後更不惜鉅資,訂購了眾多原廠庫存新品零件,並將全車予以拆空鈑金、烤漆,重新賦予了這部經典國民車全新的生命,其所花費的精神與金錢,絕非一般人能想像。這部速利303保存了你我的記憶,也為台灣車壇寫下了精采的一頁。
 

這是某些早期化油器車種才會出現的阻風門,冷車發動必須拉起,引擎到達工作溫度時才可推回,這也是為何以前的汽車需要暖車的由來。
保留原廠的音響實令人發思古之幽情,開著這部老車放上一捲80年代的卡帶,真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
這部車況絕佳的速利303屬末期版本,車頭和車尾的造型經過裕隆汽車重新設計,和初期的版本有顯著的不同。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

關於作者

分享此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