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休旅剛剛好 Škoda Kamiq 1.5 TSI 馬祖北竿試駕

又是K開頭、Q結尾,這肯定是Škoda的SUV!在品牌刻意操作的命名策略下,Kamiq以相同的家族化命名邏輯排入Škoda的休旅族譜,更直搗競爭最為激烈的小型都會休旅市場,以〝恰到好處〞為名的Kamiq整體表現令人寄予厚望。而這次Škoda再度選擇離島作為試駕舞台,也讓我們難得能在防疫期間跨足〝海外〞,在截然不同的風情下完整體驗這輛全新力作。
如果你還記得當年Škoda熱銷全球的Yeti,那麼你應該能馬上瞭解全新Kamiq在品牌車系中所扮演的角色。Kamiq是Škoda品牌尺寸最小的SUV產品,車身規格與甫上市的Scala相近,且同樣採用MQB A0模組化底盤,車長4,241mm、車寬1,793mm、車高1,553mm,尺碼其實較同級競爭對手來得小一點,車長甚至比Scala更短,視覺效果上並不像傳統SUV那般高頭大馬,不過卻創造出驚人的2,651mm軸距,行李廂空間也達到400公升,同時擁有適合穿梭都會的靈活身形,各種神奇的空間魔法讓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雖說是延續Yeti的小型SUV血脈,但與Yeti當年反骨的外觀設計相比,Kamiq顯得保守許多。外觀上依舊保有大量Škoda新世代家族設計語彙,分離式頭燈設計搭配家族式樣水箱護罩都是不容錯認的Škoda特色。而這組LED頭燈組不但造型亮眼銳利,同時也整合了主動轉向、動態轉向輔助與漸進式方向燈等功能,展現出細膩的科技層面。而車尾部分的層次感鮮明且紮實,Škoda獨立字標同樣是家族化特色,較高的腰身線條搭配車頂架,呈現出濃厚的休旅氛圍。尾燈造型則是讓人立刻聯想到系出同門的Scala,燈殼側邊同樣也保留了類似鑽石切面的裝飾線條,是個人相當喜愛的設計亮點。另外,若從正側面看去,會發現Kamiq從C柱之後的尾廂部分顯得特別短促,視覺效果顯得有些特殊,但卻絲毫不影響空間表現,相當有趣。
進到車內,映入眼簾的是濃厚的〝Scala味〞,基本鋪陳與Scala大同小異,材質方面同樣採用了大面積軟質塑膠,中控介面上的金屬色髮絲紋面板依然是視覺焦點,對於車室內的質感提升有著畫龍點睛的效果;座椅方面採用皮質與類Alcantara複合材質混搭而成,適切地提升了運動氣息。中央則配置了8吋觸控螢幕與Type C充電孔、無線充電座等等便利配備,當然後座出風口也一應俱全。其中後座的座椅採用略微下凹的設計,除了巧妙地增加乘坐空間之外,與複合材質的搭配之下,包覆性也有所提升。
與Scala相同,導入臺灣的Kamiq在動力規格方面分為1.0 TSI與1.5 TSI兩種版本,而本次所試駕的車型為最頂級的1.5 TSI豪華菁英版,最大動力輸出150hp/ 25.5kg-m,並標配7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箱,並同樣具備ACT汽缸間歇功能。雖說1.0 TSI的配置更加經濟且擁有稅制優勢,但若考量SUV族群的用車方式和生活型態,相信1.5 TSI版本的動態表現會更符合需求。
其實多次的〝海外〞試駕經驗下來,發現臺灣的離島路況其實都大同小異,北竿環島一圈大約只需20分鐘,其中多為路況不盡理想的水泥路面,且坡度高低起伏甚大,對於車輛的懸吊系統與舒適性都是相當大的考驗。Kamiq的精巧車身在北竿穿梭可謂如魚得水,而陡坡地形則仰賴1.5 TSI較高的扭力輸出,方能臉不紅氣不喘地爬上爬下。而精緻的歐風底盤回饋與優異的車室靜肅性則是Kamiq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特色。雖說Kamiq的底盤設定主要為舒適取向,在操控方面並沒有太多性能化的表現,然而在行經品質不佳的路面時卻又能將舒適的回饋表現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一輛家庭用輕休旅可謂十分稱職。另外在隔音表現方面也同樣令人驚艷,不只引擎本身的噪音抑制得當,從室內聽起來相當輕微,當行經惡劣路面或是遇到海風吹襲時,都能保持高質感的靜肅性,確實不愧為歐洲血統。
整體來說,Kamiq延續了Scala面面俱到的均衡特質,無論內外設計、靈活空間、適切動力,乃至完善的主被動安全配備等等都應有盡有,而休旅車的設定更是投市場所好,對於精打細算型的消費者而言,拿出算盤仔細打一打,Kamiq的各項優勢顯而易見。然而在一片都會SUV、輕休旅產品的戰國時代中,Kamiq似乎又少了一些個性與特色,不同於當年Yeti所掀起的風潮,不過〝歐洲車〞三個字一就是最吸引人的金字招牌,歐系時尚輕休旅,相信會有莫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