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汽車怪談(5):災難連鎖 Ford Pinto究竟有多危險?

1970年代,福特非常自豪地向世人推出小型家庭用房車Ford Pinto,這輛車受歡迎原因非常簡單,體型輕巧省油、只需要2000美元的便宜價格,甚至有「一美元就可以買到一磅」的說法,讓Pinto成為大眾有能力負擔的熱門小車;但在1970年上市不久之後,Ford Pinto則因為別種原因變得異常火熱…

趕鴨子上架?
70年代的福特品牌是由Lee Iacocca執掌營運,他希望福特能夠設計出價格實惠又輕巧的車款,以應對人們在石油危機之後對汽車的價值觀變化,Pinto因此誕生,以「輕鬆寫意」(The Little Carefree Car)為號召,吸引時下的年輕人入主。Pinto在設計部門只花費不到兩年就完成設計並推入產線,這比過去往往需要費時至少三年半設計時程要快上非常多。而最令人覺得諷刺又悲劇的是:Pinto在1970年9月11號正式發表,當然這與之後大量發生的傷亡事件並沒有直接關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災難連鎖
Pinto在車身設計為了減重,所以沒有使用傳統的附有緩衝彈簧的保險桿,這或許對一般的車輛來說不算太過重大的問題,你只要在後續召回彌補修正問題即可。但位於Pinto保險桿背後的問題可能就比較大條一些,因為Pinto的油箱並不是設計在後軸上方,而是位於車輛最尾端行李箱上方,現在又加上缺少保險桿緩衝的保護之後,只要中等強度的追尾車禍油箱就會被破壞,接著距離油箱不到十公分的高溫排氣管,便有機會引燃溢出的汽油,造成不可抹滅的傷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宕八年的召回指示
來到1974年,由後方碰撞造成的三件死亡與四件重傷車禍,讓汽車安全中心(Center for Auto Safety)向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出申請,而NHTSA對此立刻針對Pinto供油系統展開調查,但由於當時缺少直接證據指出設計缺陷, 當時NHTSA並沒有對福特做出召回的指示。一直要到1977年,一篇名為「瘋狂的Pinto」(Pinto Madness)文章發布之後,才引起巨大討論,福特原廠受到輿論與受害者訴訟巨大的壓迫之後,隔年在1978便針對Pinto車型(包含Mercury雙生車Bobcat)進行召回,估計有150萬輛Pintos接收到福特的回廠指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鍵訴訟
而最終迫使福特承認錯誤的審判則在1978年定調,即是關鍵的「格林蕭對抗福特案件 」 (Grimshaw v. Ford Motor Co.)。意外發生於1972年,當時13歲的理查‧格林蕭(Richard Grimshaw)乘坐在他的鄰居莉莉‧葛瑞(Lily Gray)的Ford Pinto回家,他們在高速公路途中車輛故障減速,讓後方車輛以推測50~80km/h的速度追撞車尾。讓Pinto的設計缺陷引發災難並不是太過困難的事情,Pinto點燃溢出的汽油變成一團火球。駕駛者莉莉女士當場死亡,而年幼的格林蕭則遭受90%面積的嚴重灼傷,失去了鼻子、左耳與大部分左臂,他在往後的六年必須要執行多達60多次的手術來治療燒傷部位與其他車禍傷害。

在審判中陪審團與提告方律師逐漸揭露了福特原廠的設計缺失,在1971-1976年間,其實Ford Pintos早已經過不同的內部撞擊測試,測試人員在報告指出後方的撞擊能輕易的造成油箱損壞,間接引發火災,其中甚至有影像的紀錄留存,讓福特難以推託言詞。這表示福特雖然知情,卻沒有針對這項”致命”的設計缺失修改結構設計,此舉讓審判幾乎一面倒的支持受害者的論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性判決
爾後又爆出更驚人的內幕指出,福特刻意不修正車尾設計的緣故是因為財務規劃的考量;早在測試階段就已有測試人員指出應該為Pinto加裝減震保桿,這項緩衝設計會在每一輛車上增加11美元的成本,福特總公司以預計總產量1250萬輛的數字推估,計算出替換保桿必須要再增加額外的1億3750萬美元成本,才能夠解除這項設計缺失。最後福特高層做出了極度違反人權的決定 – 將Pinto災害賠償金額列入財務計算,他們推估出所有的災害賠償如醫療賠償、死傷撫慰金、車輛損毀成本…等最多也只要花費4953萬美元。你沒猜錯,福特選擇了省錢方案,這個最終決策也讓陪審團震怒,認為福特重視成本開銷遠遠超越了顧客的生命,必須要讓福特付出相應的代價。

最後法院判賠福特必須支付1億2780萬美元的罰款;其中1.25億美元的罰金,是基於福特刻意閃避安全裝置所節省的將近一億美元的懲罰性賠償,剩餘的284萬美元才是針對此次事件的判決罰款。

當時的福特執行長Lee Iacocca對於福特一手造成的公關與財務危機如此表示:「在70年代後期,其實福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保持沉默,由於Pinto火災引發了一系列的訴訟轟炸,這些訴訟與賠償非常有可能將整間公司搞跨,任何一位陪審員開口都有可能加深我們的罪惡,努力打贏官司是福特的首要目標;而其他一切都變得無所謂了。」

雖然在1978年審判過後不久,福特才終於開始將街道上危險的Pinto車型去除,但似乎也已為時過晚,根據官方統計,至少有27位罹難者是由於Pinto所造成火燒車禍死亡(實際上或許更高),不論如何,27起因設計缺失造成的死傷人數,仍舊是非常不容小覷的數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