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民生復甦的歷史 Mazda K360
日本自從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歷經了艱困的復甦之路,在那戰敗後慘澹的歲月中,民生的復甦與工業的建設扮演推動日本重新站上先進國家的重要角色,而因為經濟上的百廢待興,就算日本社會對於汽車仍是為奢侈品,但是對於商用車擇開始出現必要性的需求,在社會經濟條件仍不充裕的情況下,1950 年代日本市場開始出現簡陋的三輪貨車以滿足經濟建設與商業復甦所需。
由於日本汽車工業於二戰後也處於萌芽階段,乘用車方面大抵以模仿歐美車款為主,但商用車部分則屬自主性較強的區塊,這時出現的三輪貨車很大的部份是以機械的角度出發,輕型的三輪貨車甚至是以摩托車為雛形,由車身後段接上貨斗而來,有點類似目前台灣街頭仍可見到的拼裝三輪車,但由於市場需求強烈,汽車廠紛紛介入生產,大量的生產使得品質獲得更進一步的確保,在日本戰敗後的振興過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為了振興日本經濟並鼓勵汽車業發展,日本政府於1949年頒佈輕自動車的規格,規定長 2.8m,高2m,寬1m,且排氣量150c.c(四行程)與100 c.c.(二行程)以下的車種列為輕自動車,擁有稅賦減免與免駕照的優惠。1954年10月,日本政府將輕自動車的排氣量規定放寬為 360c.c.,並取消了四行程與二行程排氣量差異的規範,自此日本輕自動車開始走向 360c.c.的時代,隨著1960年進一步取消輕自動車出力上限的規範,使得汽車廠商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三輪貨車因為排氣量放大,也開始擺脫了摩托車的雛形,正式向汽車靠攏。
隨著輕型自動車日漸成形,輕型三輪貨車也日趨多樣化,1959年5月,日本東洋工業(Mazda前身)推出了K360車系,這款由日本設計製造的輕型貨車採用三輪設計,但在眾多的同質性商品中,設計主擔小杉二郎運用了獨特的雙色配色概念,使得視覺上相當討喜,也讓K360開出紅盤,由年產僅4,500輛左右,倍增到 42,000輛,成為了1960年代穿梭在日本大街小巷的大眾車。
1959年開始生產的K360為了符合輕型自動車的規範,因此車身尺寸相當嬌小,採用獨特的V型雙缸引擎, 356c.c.的排氣量,可輸出11ps的最大馬力,極速僅有65km/h,為了提供消費者更高的載重需求,東洋工業也同時推出了排氣量更大的T600車系,其實兩者外觀相當類似,但是T600排氣量為577c.c.,最大馬力達到20ps,極速也來到75km/h,載重則由K360的300公斤大幅增加為500公斤。
這款 Mazda 的三輪貨車也是台灣早年常見的汽車之一,這與台灣和日本密不可分的地緣及歷史關係有深厚關係,雖然早年在黨國教育之下,日本與中國的歷史情仇籠罩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但是由於日本統治台灣相當長的時間,而台灣又與日本同屬美國的西方陣營,因此無論民間情感或是實質上的經濟往來皆相當緊密,日本汽車業經過幾年的發展,也逐漸摸索出規模,這時台灣便成為相當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
K360及T600也在這樣的情況下,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與簡單易維護的特性,受到商業界的歡迎,因此早年在全台各地,長可見到Mazda三輪貨車奔馳著,擔任起短程運輸的角色,在1960年代,不僅陪伴著日本民眾走過經濟振興,也伴隨台灣社會由農業逐漸發展,在進入1970年代的工業社會前,陪伴台灣民著走過那美援的純樸年代。
目前台灣仍有幾部當年留下來的K360及T600,兩者可由車身尺碼來做區分,其較大的T600車側尾部有類似「爆龜」的輪弧,而K360的輪弧則較小。其實在當年由於台灣稅制並沒有360c.c.以下輕型車的優惠措施,因此因應民眾載多且載重的需求,台灣市場泰半導入的是尺碼較大的T600系列,K360數量較少一些。 K360/T600於日本本土生產了10年之久,爾後由於日本車廠研發及製造技術不斷成熟,三輪車本身操控的不安定性也使得這類車款加速被四輪貨車淘汰,而台灣則因政府「體恤」農民允許使用拼裝三輪車作為農業用途使用,因此台灣三輪車市場也由拼裝車逐漸獨佔,時至今日,拼裝三輪車仍在我國特定行業扮演著短程運輸的角色,由日本傳遞而來的三輪貨車影響深遠。
<<想說些什麼嗎?歡迎加入Channel-auto汽車頻道社團>>